最近,骑电动自行车通勤5年,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的李博然第一次被交警拦下。
2024年底,李博然的电动自行车前灯被撞坏。他联系卖家,被告知原厂灯已经停产。于是,他自费30元加装了一款远光灯,随后便照常通勤。
被拦停后,交警告诉他“这属于非法改装,需要恢复原状”。回家后,李博然研究起了电动车的标准和规范。他发现,根据《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改装车辆可能面临500-1000元的罚款,严重的可能还会扣留车辆。据他观察,从2025年夏天起,北京市对电动车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明显加大。
这让李博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改装——除了加装远光灯,当时自己还给车辆“解了限速”,从最高25km每小时提高到了50km每小时。最近,他的一些朋友陆续收到了电动自行车超速的违法提示短信,这让他决定重新买一辆车。
刚刚过去的9月1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但李博然了解到,符合新国标的车辆还没有开始全面线下销售,目前销售的仍然以旧款车型为主。
李博然陷入了纠结,他想知道:新国标有哪些变化?旧款电动车还能否上路?电动自行车乱象能否得到改善?
“旧车”涨价了
新国标规定,自今年9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必须符合新标准,而销售环节全面执行新标则从12月1日开始。也就是说,政策为尚未售出的旧款车型留下了三个月的过渡期。
央视网《锋面》记者走访了北京市西城区、丰台区的5家电动车售卖点,商家均表示“目前仍可以改装和解限速”,速度上限也不尽相同,有的车型可以提速到50km/h,有的甚至能达到80km/h。
记者注意到,随着新国标出台,这些旧款车型并没有“打折促销”,反而成了“香饽饽”,甚至开始涨价,幅度在200-500元左右,个别车型更多。
之所以涨价,是由于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限速进行了严格规定,于是“能解限速”成了目前旧款车型最大的卖点,“卖一辆少一辆”。有商家向记者表示,旧款电动车的进货成本也跟着上涨。
除了限速不同之外,该商家还表示,目前的旧款车型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技术成熟,维修的配件丰富,维修成本也相对更低。相比之下,由于新国标电动车对车身材质有了新要求,塑料材质占整车总质量比例被严格限定在5.5%以下,金属成分更多,成本也更高。
“我们预估新国标电动车至少会涨价600-700元。”丰台区的一位电动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新车不能解限速、不能随意改装、价格还更贵……这两天不少人来咨询旧款车的事儿。”
而针对新国标的限速问题,这位销售人员表示并不看好,“2018年电动车国标推行时就不让改限速,针对新规定,可能还会有破解的法子。”
新国标的“严”
尽管销售人员不断介绍旧款车型的优势,但李博然查到,新国标的电动车仍有许多进步之处。比如,塑料材料总质量不超过整车质量的5.5%,能有效减少火灾事故发生时,塑料燃烧加速火势蔓延、释放有毒气体的风险。
此外,新国标还严格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缩短车辆制动距离,鼓励安装后视镜,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检测功能,能够及时应对车辆被盗、温度过高或者蓄电池异常等情况。
西城区的销售人员陈强(化名)告诉记者,拆除或改动电动自行车限速装置是有风险的。车速过快可能导致电动自行车制动系统失控,刹车距离过长,增加交通事故风险;改动还会引起整车系统不协调,经常超速会使电池、电机超负荷运转,“虽然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
针对“解限速”,新国标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限制:引入超速断电机制,即一旦速度超过25km每小时,电动机将自动停止动力输出。
不仅如此,新国标还明令禁止预留车载电池的接口或者线路,以往通过剪线、跳线、解码器、物联网技术的修改功能都无法再实现。控制器也不再兼容多种电压模式,而是实行“过压即锁定”的模式。
“为了防止电驱型自行车超速,新国标做了大量工作,”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介绍,这些技术的构造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破解限速’的情况发生。
杨新苗认为,新国标还有许多便民的地方:比如对不同车型做了明确的区分、去掉脚蹬、许可配置铅酸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达到63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