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质文化遗产——裕固族婚礼传承
    两个小姐妹正在为举行民族传统婚礼的裕固族女孩白亚群梳妆打扮   新郎在帐篷外等候多时后被容许探头看新娘一眼   新娘家的亲友互致祝贺   新娘在举行出嫁前的最隆重仪式—-带头面   婆家迎亲的马队在行进的路上   新娘骑上迎亲的骏马   迎亲的马队在路上打尖   新娘到达婆家后,新郎要向新娘射出三支无族箭   新郎、新娘进入自己温馨的帐篷新家   新郎带领新娘去看望自己的父母   新郎父母家的亲友们教新娘熬制奶茶   新娘的家人和亲友向新郎家人介绍女儿情况,并嘱咐女儿孝敬公婆   新郎的家人在煮好羊肉、牛肉准备款待宾客   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寺草原上,非物质文...
    Time:2025年09月04日 13:38:16  Read:58℃
  • 阿柔婚俗
      祁连山下的阿柔藏族部落是青藏高原安多六大部落之一,原居住在果洛环阿尼玛卿雪山下。清道光年间,一部分族人离开原籍,途经海南一带迁到刚察,而后北迁到祁连山腹地的祁连县境内,在阿柔草原定居了下来,整个迁徙里程达3000余里,距今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一种族群记忆的延续,阿柔部落以鲜明的族群特征和固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成为青海乃至整个藏区的典型代表。其中“阿柔婚俗”也因同一文化不同内涵或同一习俗不同内容的表现形式,受到了历史、社会、藏学、民俗等研究领域的关注与重视。   “阿柔婚俗”在社会变革和时代进步的大潮中,呈现出了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富有高原深刻内涵的民族特...
    Time:2025年09月04日 13:30:02  Read:59℃
  • 阿昌族陪郎撑伞的传说
      居住在云南的阿昌族小伙子娶亲那天,总是让“上礼”的先去,新郎和陪伴他的一伙要稍后一点,估计着走到姑娘家的寨子,恰巧黄昏,才动身。去早了,也要在寨边等到天稍黑,才能进新娘的家。   新郎从场院心上坷[删]进堂屋时,新娘寨子的年轻姑娘们,都要从廊檐两旁向他泼清水。新郎要请两个手脚麻利、动作敏捷的小伙子帮撑伞抵挡。要是新郎被淋湿了,泼水的姑娘们就会俏皮地挤眉扮脸,用看不起的眼光投向新郎;新郎滴水不沾,陪郎也会因此赢得上风,而表露出欣然自得的神情。   这个古老的风俗,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一直保留下来了。据说,它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呢。   老早以前,有一户阿昌族人家,只有三个人:兄弟俩和叫腊咪的小...
    Time:2025年09月04日 13:19:51  Read:57℃
  •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青年将谈恋爱叫作“串姑娘”,十分有趣。泼水节这天,阿昌族青年男女来到摆场上,用泉水相互对泼,并尽情欢歌。太阳落山,摆场上的青年开始回家,要是小伙子看上哪位姑娘,他就会走到姑娘身边,要求晚上去她家串门。如果姑娘看上了他,同意他来的话,小伙子就会邀上几个同伴跟着姑娘来到她的寨中。一边走,一边对歌,互问互答。姑娘在这过程中要记住今天晚上到村寨的一共有几个小伙子。(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串姑娘   到了姑娘的村寨,小伙子们先不忙着去姑娘家,而是先到亲戚朋友家小歇,准备晚上闹个够。那个被小伙子看上的姑娘,将客人领进村寨之后,就要去找姑娘,如果十个小伙子,她就要找九个姑娘来陪客。找好姑娘之后...
    Time:2025年09月04日 13:09:40  Read:61℃
  • 阿拉善额鲁特婚礼
      阿拉善额鲁特蒙古族最早属蒙古卫拉特四部,原居住于新疆阿尔泰山脉,清康熙二十年前后迁徙至阿拉善,在这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风民俗。婚礼文化是额鲁特蒙古族最具代表的特色文化之一,是研究其民族发展和变迁的重要依据。   阿拉善额鲁特蒙古族婚嫁礼节有以下几个程序:媒妁、订亲、婚前准备、迎娶、送亲、迎接新娘、新房礼、新房之茶、吃肉粥等。其礼数多、趣味性强、重礼数不重财; 参加的人数多、 骑乘的牲畜多、 动用的饮食种类数量丰富多彩。   阿拉善额鲁特婚礼集阿拉善蒙古族民歌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骆驼文化和口传文学(包括传颂词、压门词等)于一身,表现了西部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沉淀以及审美情趣和地域...
    Time:2025年09月04日 12:59:24  Read:64℃
  • 门隅北部婚礼仪式
      从人类婚姻家庭发展史阶段看,门巴族主流婚姻和家庭形式是一夫一妻制。这也是本族婚姻的主导地位,当一对青年通过在劳动社交中产生感情,告知父母后一般会同意儿女的这种选择,而且在门隅,父母对儿女的这种选择很尊重,其过程如下:(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男方家要娶回新娘时,男方家派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的两男一女去女方家迎亲,此时会强制性地把新娘引回来,门隅北部的交通不便,更谈不上马路和汽车,新娘和迎亲的人一样步行,迎亲的人要在途中向新娘及送亲的人敬酒三次,出家门第一次,途中第二次,快到新郎家时第三次,门隅人把这种仪式称为:苏羌。   新娘到新郎家以后,新郎的父母给新娘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新娘装,接下来这对...
    Time:2025年09月04日 12:49:08  Read:63℃
  • 门巴族婚嫁习俗
        门巴族恋爱婚姻比较自由,婚姻虽一般是父母做主,但要取得子女的同意。只要男女相爱,通常不受贫富等级观念的影响。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妇女和私生子都有财产继承权。父系血统内部和姨表亲戚之间严禁通婚,而多为姑舅表亲婚姻,称这种婚姻为“措参木”(门巴语,河水亲),只要可能,就尽力去成全。认为离得近,骨头好,血缘好,又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舅舅的女儿一般不嫁给外人,若舅舅的女儿被别人娶走,人们认定姑家适龄男子无能。舅舅的儿子也可优先迎娶姑家之女为妻,若不同意,舅舅有权干涉,甚至没收外甥女所得的聘礼。(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门巴族的婚龄一般在十八岁左右,女的十七八岁就睡单房。白天劳动时青年男女们以...
    Time:2025年09月04日 12:38:51  Read:57℃
  • 鄂温克族男嫁女家的风俗是怎样改变的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黑龙江省讷河县居住的鄂温克族人民中,流传着由男嫁女家改变为女嫁男家婚俗的来由故事。(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传说,从前,鄂温克人的婚姻和现在不一样。那时候,不是女人嫁到男人家,而是男人嫁到女人家。一个小伙子嫁给另一部落的姑娘,小伙子部落要陪嫁驯鹿啦、野猪啦,还有许许多多最好的东西。结婚那天,要给小伙子带上两件礼物表示祝福:一件礼物是斧子,另一件礼物是尖刀。给斧子,是让小伙子婚后多砍柴,祝愿他们的日子烟火长久;给尖刀,是让小伙子婚后剥猎物;祝愿他们的日子永远不缺食物,永远快快乐乐。   每年每个部落都要送小伙子出嫁。不知过了多久,渐渐地,小伙们出嫁后,他们的日子也...
    Time:2025年09月04日 12:28:41  Read:52℃
  • 鄂温克族婚礼习俗
      鄂温克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和氏族外婚制。一个氏族内部绝对禁婚。有时,虽然不是同姓,通过亲属关系,辈分不同时也不能结婚。此外,在历史上由于有贵族与奴隶的存在,贵族的子女和普通人家子女不结婚,氏族贵族的通婚范围只限于与其他氏族的贵族。鄂温克人的奴隶不能和一般人结婚,更不能和贵族结婚。鄂温克族过“姑舅表婚”的习惯,即嫁到其他氏族的女子,把自己的女儿嫁回自己的氏族,叫“还骨头”。鄂温克人有入赘婚,分为长期入赘和有限入赘。入赘后,生的小孩随父姓。鄂温克人有“夫兄弟妇”的习惯,即哥哥死后,弟弟可以娶嫂子,但弟弟死后,哥哥不可以娶弟媳。(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鄂温克族的传统婚嫁过程包括:求婚、订婚、纳彩...
    Time:2025年09月04日 12:18:16  Read:55℃
排行榜
关于我们
民贸生活服务网为您整理的分类信息及实用建议,涵盖生活各方面需求:【房产资讯】二手房市场:近期政策利好,首付比例下调至15%,建议关注地铁沿线学区房租房指南:9月开学季租金普遍上涨5-10%,建议提前1个月锁定房源新房动态:智能家居成标配,精装房交付标准升级【美食探店】• 必吃榜单:秋季限定蟹黄汤包上市(推荐老字号王记)• 网红打卡:新开业的星空主题餐厅,人均150元需提前3天预约• 省钱攻略:每周三半价日活动覆盖30+连锁餐厅【社区活动】✓ 9月8日社区文化节(免费参与包粽子比赛)✓ 每周六上午跳蚤市场(二手家具5折起)✓ 中秋晚会节目招募(报名截止9月15日)【婚恋服务】❤ 实名认证相亲会:9月14日七夕专场(需提供学历/房产证明)❤ 线上匹配:推荐知心红娘小程序,AI算法匹配度达85%【智能生活】• 家电换新:以旧换新补贴最高2000元(限9月30日前)• 黑科技:可语音控制的智能窗帘套装(安装仅需2小时)【金融理财】💰 大额存单利率:3年期2.85%(较上月上涨0.1%)💰 黄金投资:金价回调至480元/克,适合分批建仓【旅游推荐】✈ 错峰游:9月三亚机票价格回落40%🚗 周边游:新开通的环湖绿道适合骑行(租车点:社区服务中心)【生活服务】• 家政保洁:开学季大扫除预约已排至9月20日• 维修服务:空调清洗特惠99元(需提前3天预约)【二手市场】📌 急转:9成新婴儿床(原价1800元,现价600元)📌 求购:求购二手钢琴(预算3000元内)实用建议:房产交易前务必查验五证原件相亲时建议选择公共场所首次见面旅游旺季建议购买取消险(可退80%费用)需要更详细的某类信息,欢迎随时告知!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04-2025 Comsenz Inc.Powered
蜀ICP备2025157516号-4